零距离关爱 架起东西教育“连心桥” ——记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支教团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时间:2023-06-02 08:33:30

津滨海讯(记者 李棽棽)5月底,青海黄南州泽库县的天空中仍然飘着漫天的大雪,大地一片皑皑白色。泽库县平均海拔3700米,常年低温,冬长无夏,每年供暖期长达九个月,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黄南很难,泽库最苦”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渤海石油第一中学的副校长姜伟,带领苏武胜、谢晓飞、张亚男、吴贺明、高丽娜、董岭6位老师就坚守在这里,开启支教生涯,为东西教育架起了“连心桥”,传递着来自新区的炙热温度和力量。

东西协作助推新课程改革


(资料图)

姜伟带队支援的学校是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学校距省会西宁251公里,是一个以牧区藏族学生为主的民族中学,“要让东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西部落地生根,让西部教育从依靠‘输血’转为可以自己‘造血’。”姜伟带领张亚男、仁青才让、夏吾东智老师组成课题组,申报的《“组团式”帮扶背景下东西部联合网络教研有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被确立为“2022年青海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为了助推新课程改革,青海省教研中心联合天津援青人才举办了津青“组团式”东西部教育协作体研训活动。活动中,姜伟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顺应高考综 合改革”为题报告。多学科同课异构环节中,青海省教研员、援青教师和黄南州本地教师同一时间分堂展示,各展风采。吴贺明、董岭两位老师作为点评专家做了精彩的专业评课。授课教师们立足教材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展现出塑造“高品质课堂”的可能性。

青海省是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支教团的物理老师谢晓飞兼任教务主任,肩负起学校推动新高考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经过评估学校整体情况以及青海省的相关政策,谢晓飞确定了“尊重学生选择,合理引导,减少走班”策略,制定出相关的细则和文件,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选科走班指导的专题讲座。通过培训和不断引导调整,帮助新高一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模拟分班,做好生涯规划。

援青支教团队就是这样通过扎根一线、深耕教育教学,将优秀教育成果和做法辐射到当地,推动两地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搭建起津青两地教育资源互通的桥梁。

共渡难关用心点燃希望

作为一个寄宿性质的学校,泽库民一中学生日常的生活也被支教团的教师时刻放在心上。去年11月泽库县出现疫情后,学校采取了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援青教师团主动承担起防疫物资统筹、场地消杀通风、师生三餐供应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他们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一点也不放松,抓住点滴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保证了教学进度。学校初三高三共600余名在校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得到了保障,他们用责任心和爱心筑牢抗击疫情的堡垒,与当地师生共渡难关。姜伟说:“教书育人重知行,作为教师,不仅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也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守护在他们身边,用零距离的关爱让孩子们安心踏实地学习,同时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

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支教团合影

泽库民一中的多数学生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他们一日三餐仅有9元的餐补标准,当地充满杂质、污浊的饮用水状况也令人担忧,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孩子们冻得发红的脸颊和双手刺痛了支教团教师们的心。经过支教团不懈的联系和沟通,学校得到了来自天津的多方支援。由援青指挥部资助为学生购买桌椅的40万元已经到账,区教体局联系捐赠的价值十余万元的校服已发放给学生;天津泰达慈善基金会捐款21800元、天津静海一滴水慈善基金会捐款捐款2万元,用以购置抗寒棉服163件,让学生们度过一个“暖冬”;天津市翔宇教育基金会捐赠17万元购买的11台饮水机,让学生们从此喝上了健康干净的饮用水;天津渤海石油第一中学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义卖,共得善款7000元,为泽库一民中有需求的学生购买学习文具160套;天津“金诺plus”项目出资2万元购买北塘大米4000斤,由天津经开区安能物流免费运送到同仁市。这些爱心捐赠为学生送去了温暖,更点燃了他们完成学业的希望。

用行动践行奉献与坚持

寒冷多风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让支教团的老师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身体问题。苏武胜负责高三3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加上早晚自习,每周课时最多的时候达到20节。从早上5:10起床,到晚上近11点巡查学生宿舍完毕,苏武胜没有一刻休息,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正常吃饭。高原反应一直困扰着他,呼吸困难、气喘胸闷、心跳加快、头晕头疼、长期难以入睡……身体透支到了极限的他,近期出现咳嗽不断、时常感到饥饿难忍,在近3周内,更是暴瘦10多斤。经过检查,最终确诊为甲亢,医生建议加紧治疗和继续检查。但苏武胜依然坚守在讲台上,不仅没有耽误学生任何一节课,周末、清明节和“五一”节期间还给高三学生补课,他说:“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在这所剩不多的日子里带领高三学生积极备战高考。要让孩子们好好抓住高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课堂上,学生会用渴望的、求知的眼神紧紧地盯着你,生怕错过你说的每一句话。”支教团教师张亚男,将学生们的刻苦与努力都看在了眼里,学生们最直接的反馈也为她带去了力量。“老师你有高反,不舒服就休息,我们没关系。”“老师说话慢一点,慢慢说,我们不急,你注意身体。”……学生会喊她“拉姆老师”,他们说“拉姆是藏语里仙女的意思”。有学生还会在课间的时候塞给她一个“馍馍”,因为担心老师会饿、会累,要知道其实他也只有那一个“馍馍”而已。“孩子们总能让我感到向阳花开、芳心向暖。”张亚男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泰戈尔曾说过‘拆下肋骨做火把’,我没有巨人的伟大,但我仍愿做一颗火种,为所有的值得,点燃前路……”(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